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为了积极响应上级党委的号召,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增强党员的爱国情怀和文化意识,第八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重庆开展“缅怀先烈扬正气,砥砺明志过江城”主题党建活动。
1937年11月20日,在日军进攻首都南京前夕,国民政府发布了《迁都重庆宣言》。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命令“明定重庆为陪都”,同时宣布将来胜利还都后,重庆也“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这就是重庆“陪都”名称的缘由。八年抗战,山城重庆经历了今人难以想象的风风雨雨,虽历经敌机轰炸,满目疮痍,但正如抗战中的中国军民一样,这座城市永远也不会屈服。直到抗战结束,日本人未曾踏进重庆半步。
在短短的几天行程中,我们先(xian)后学习参观了:
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以纪念重庆对于国家的伟大贡献。
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纪念馆全面展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驻守8年间为争取政治民主和抗战胜利以及战后中国光明前途所作出的艰苦奋斗和卓越贡献。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幅幅定格历史的宝贵照片,彰显了红岩精神的独特内涵。
白公馆(guan)——馆(guan)中展示着当年监狱内残酷恐(kong)怖的(de)囚禁生(sheng)活,让我们不寒而栗;而这背后(hou)所反映出的(de)共产党人矢志(zhi)不渝(yu)的(de)坚定信念则让我们深感触动。这些为民族付(fu)出青春和生(sheng)命的(de)先辈们所留下的(de)“红岩魂”精(jing)神(shen)值得我们永远(yuan)学习(xi)。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是保护、研究、展示重庆和三峡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在参观结束后,第八党支部书记张修杰组织党员同志宋澍在车上为我们讲解了三峡大坝船闸渡船的原理。
在这次(ci)的(de)(de)参(can)观学习过程中,我们共同(tong)缅(mian)怀革命先烈,共同(tong)回顾他们当(dang)年艰(jian)苦抗战(zhan)的(de)(de)故事,共同(tong)见识(shi)祖国(guo)逐渐强盛的(de)(de)发展(zhan)历程。未来,我们需要不断传承红岩精神,坚守初心(xin)使命,为祖国(guo)建设奉献出自己的(de)(de)力量。在本次(ci)行程结束后,几位党(dang)员就此次(ci)的(de)(de)参(can)观学习经(jing)历撰(zhuan)写了个人心(xin)得体会,在此分享: